浙江柯桥离辽宁丹东有多远?在百度地图中搜索的答案是1900多公里,开车大约需要22个小时。
柯桥离丹东又有多近?在日前举行的“丝路柯桥·布满全球”走进丹东经纬对接会现场,两地被拉近到面对面、零距离。
从丝路水乡到红色边城,从面料印染到服装加工,这场对接会就像是我国纺织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产业链上下游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南北之间的产业协作之路也越走越宽广。
零距离对接不虚此行
在本次对接会现场,浙江中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绍兴鑫绫隆纺织品有限公司、绍兴市杨世纺织品有限公司等近30家绍兴知名企业,与丹东华洋纺织有限公司、丹东新飞制衣有限公司、丹东昆季服装有限公司等近100家丹东服装品牌、服装加工厂及设计师、面料批发商进行现场精准对接,加速南北两大产业集群互动合作,进一步畅通国内纺织市场大循环。
“我们之前没有直接对接过丹东服装品牌,这是我们进入这个市场的第一步。丹东服装企业与我们的现场互动十分积极,后续我们会保持联系,进一步促成订单合作。”绍兴市嘉利隆纺织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杜杰鑫对开拓丹东市场充满信心。
作为辽宁省“十强服装企业”之一,华洋纺织在此次对接会上主要采购针织、梭织、毛衫面料三大类产品。该公司总经理于文福表示,公司一直与柯桥合作密切,光是针织部门就有近70%的供应商是柯桥企业。“因为长期有固定合作客户,我们平时很少参与对接会,这次是看中柯桥市场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现场不同部门的业务经理正在与柯桥企业积极对接。”
同样的一幕也在上海与河北纺企之间上演。
东方国际集团与石家庄市纺织企业贸易对接会近日在上海举办,为两地行业精准对接、优势互补开启了新篇章。“我们带了三大箱样品过来。这样点对点对接的展会我们是首次参加,既收获了订单又了解了市场需求动态,收获满满。”万隆集团董事长李淑萍说。像她一样感到不虚此行的,还有来自石家庄的16家纺织服装企业。
与此同时,更多的交流合作正在各地积极展开。日前,江苏省苏州市企业考察团赴河南郑州市考察并进行项目签约;河南省周口市工商联合会前往浙江杭州开展浙江纺织项目考察;湖北省襄阳市经信局带队赴浙江绍兴市学习纺织产业发展经验,并开展招商活动……
产业优势互补携手共赢
南北产业忙对接的背后是优势互补,合作可以获得共赢。
记者观察发现,与绍兴类似的南方纺织产业集群地普遍具有产业链完善、市场化程度较高、外向型经济特征突出等特点。与丹东类似的北方纺织集群地区则通常具备企业基础雄厚、劳动力充足等特征。这种特征的差异与互补,恰恰给双方优势互补、携手共赢提供了广阔空间。
2022年,依托“产业+市场”独特优势快速发展的柯桥纺织业产值达1200亿元。这里孕育出全球规模最大、经营品种最多的纺织品集散中心——中国轻纺城,销售网络遍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纺织上游的PTA、聚酯、纺丝,以及中游的织造、染整头部企业众多;相比之下,处在产业链下游的服装企业较少,规模也较小。
丹东市近年来以重振轻工业名城雄风为目标,正在加快服装这一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逐步从单一来料加工、贴牌生产,向既与知名品牌企业合作,又主动打造自主品牌转变,整个产业处于升级转型的关键阶段。
“丹东之行是我们今年‘丝路柯桥·布满全球’行动的重要一站,柯桥与丹东南北两大集群的产业优势互补,协作升级需求迫切。两地企业间进一步加强合作,有助于持续推动现代化‘国际纺都、杭绍星城’建设。”中国轻纺城建管委相关负责人说。
在东方国际集团与石家庄市纺织企业贸易对接会上,东方国际集团相关负责人也表示,上海和石家庄在纺织产业方面有着较强的互补性和协作性。以东方国际集团为代表的上海纺织企业正在实施战略转型综合改革,以国际贸易和供应链管理为主业,年进出口额达70亿美元以上。石家庄纺织企业则以实体制造业为强项,尤其是面料服装产能充沛,具备良好的协作条件。
在湖北潜江,广东忠华集团在潜江投资的中伦云尚智城项目正在加紧建设。项目总规划面积为55万平方米,一期约10万平方米已建成封顶。项目建成后,可实现“拎包入驻”。
这吸引了更多的珠江纺织服装项目北上。潜江市近日在广州举行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对接会,成功签约服装产业项目64个,协议引资121.6亿元。
“我曾到潜江实地考察,纺织服装产业是潜江的传统优势产业,基本形成了棉花加工、纺纱、织布、设计的完整产业链,但在原辅料加工板块较为欠缺,所以公司决定在潜江投资发展。”广州市欣源服装辅料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屠俊说。
版权所有:浙江省纺织印染助剂行业协会 技术支持:宁波创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电话:0574-87280689 传真:0574-87281879 QQ:916226508 邮箱:chinanbhg@163.com
地址:浙江省宁波市江东区新天路501号名汇公馆615室